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,云南省师宗县高良乡校园里,多了几分暖意。来自上海的游戏企业悠星网络跨越2000多公里,带着精心筹备的 “老师能量补给计划”走进这里,为扎根大山的乡村教师送去电子白板、办公电脑与 “YOYO能量包”。这份来自黄浦江畔的心意,为沪滇协作30年的教育帮扶篇章,添上了生动一笔。
师宗县高良乡藏在滇东连绵群山中,层叠绿意与清澈溪流间,教育资源的流动却因群山阻隔而放缓。即便如此,仍有一群“燃灯者”选择扎根于此:00后教师项金红从追寻山外答案的少年,变身带领学生眺望远方的引路人;戈勒完小校长马金昆走出大山又重返大山,成了86名留守儿童的“校园爸爸”;执教36载的许振非,用坚守让“教书育人”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,如今昔日学生已成长为并肩同仁…… 他们怀揣“山里的光,总得有人举着”的信念,在三尺讲台前书写着乡村教育的坚守。
但现实的困境,始终牵绊着这些“燃灯者”的脚步。高良民族中学教师项金红总想把山外世界搬进课堂,可手机屏幕太小、网络卡顿,让名校公开课、科普动画难以清晰呈现;马金昆常年用嗓过度,声带结节成了他与同事的“勋章”,8名教师共用一台反应迟缓的笔记本电脑,雨季里还得用塑料袋裹着书本防泥泞;电子白板老化、扩音设备频繁故障,更是当地校园里的常见难题。
高良民族中学李宏雁老师与悠星网络音乐设计师何方协作开展课程
今年6月,悠星网络调研团队走进师宗县高良乡,真切触摸到乡村教育的痛点。悠星网络党支部书记秦斯尧透露“老师能量补给计划”的初衷:“不是简单的物资捐赠,而是想帮老师们卸下肩头的重负,让他们的坚守更从容。”
教师节前夕,7台崭新的电子白板、10台高效的办公电脑、82份装满实用物资的 “YOYO能量包”,跨越山河抵达高良乡的校园。在高良民族中学,项金红第一时间用新电子白板点开云南大学纪录片,屏幕上清晰的图书馆、实验室画面,让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。后排一名学生小声感叹“原来大学长这样”,让项金红愈发坚定“要让学生看见读书能通向辽阔世界”的想法;戈勒完小的马金昆则握着“YOYO能量包”里的无线扩音器,终于不用再担心讲课讲到沙哑,新电脑也让他更顺畅地与学生分享自己珍藏的上海风景、袁隆平纪录片。这些来自远方的“能量补给”,正悄悄在孩子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。
美术课上马金昆老师正指导学生绘画
高良民族中学的音乐教室里,悠星网络音乐设计师何方与当地教师李宏雁并肩授课,《蓝莲花》的旋律响起时,角落男孩兴奋举手的模样、满室的欢笑声,让李宏雁感慨“陪伴能为留守儿童减轻思念的重量”;戈勒完小总务老师代冬梅,每天清晨在教室门口为女孩们梳辫子,办公桌上孩子们送来的青涩果子、手工小花,与上海送来的新物资一起,构成了她眼中“最甜的心意”。这样的温暖时刻,正在高良乡的校园里不断上演……
“沪滇协作30年,需要更多社会力量为乡村教育赋能。”师宗县委常委、副县长沈思聪说。悠星网络的“能量补给”,不仅是一次公益行动,更是一粒乡村教育的“火种”,吸引着更多目光的关注。上海文化企业正践行社会责任,让更多善意与支持涌向乡村教育,让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孩子前行之路的星河,让沪滇协作的教育帮扶之花,在群山间绽放得愈发绚烂。
网眼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