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历史的每一个阶段,总有特定的时代记忆。就像婚姻的“三大件”,在现代,结婚的必须品无疑是“房子、票子、车子”。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,国人结婚时所需的则是“唢呐、轿子和一把糖”,这一场景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。当时的婚礼极为简单,亲朋好友聚在一起,摆上几桌酒席,随着唢呐声响起,轿子抬起,这场婚姻就算落实。
进入80年代,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,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以提升,结婚的三大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。彼时,组成家庭的必备三样东西变为“自行车、手表、缝纫机加收音机”。这些物品不仅反映了婚姻生活的基本需求,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脉动。
无论结婚三大件怎样演变,其内涵依然是婚姻生活的基本要素,例如50年代的“一把糖”与食物息息相关,而80年代的缝纫机则与衣物制作相关。不论是轿子、自行车,还是如今的汽车,这些物品的变化也记录了国人出行方式的演进历程。
回到80年代,提起结婚三大件中的自行车,最受欢迎的无疑是“凤凰牌”自行车。当时,它在国产自行车中享有的地位,如同今日的国酒茅台在酒界的地位一般。若某家拥有一辆“凤凰牌”自行车,必将成为媒人争相推荐的“豪门”之家。
展开剩余68%那么这辆自行车何以如此出众?它的价格在当时又是怎样的呢?接下来请继续阅读,揭开其中的秘密。
“凤凰牌”自行车诞生于50年代的上海,最初其名为“生产牌”。经过品牌升级之后,特意选用凤凰二字来象征人们生活的飞速进步,因此得名。它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实现自主生产的自行车品牌。在那个工业尚不发达的年代,“凤凰”的问世宛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,大大激励了那些投身于祖国建设的开创者们。
多年来,“凤凰牌”自行车被视为中国轻工业的杰出代表,并在80年代获得了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“出口产品荣誉证书”,甚至成为了政府赠送外国贵宾的官方礼品。有国家为其做广告,自然令“凤凰牌”在人们心中人气高涨。
当然,80年代的这辆自行车价格并不便宜,约在130元左右。现如今看似是微不足道的数字,但当时国人的平均月薪仅为40元左右,意味着要不吃不喝整整三个月,才能买得起这辆“凤凰牌”自行车。
如果将当时的“凤凰牌”自行车放到今天又值多少钱呢?若照此计算,现在依然不吃不喝三个月,依据现代国人的平均工资,能至少节约2万多元。
考虑到通货膨胀的问题,80年代的一元钱与现在的购买力显然有天壤之别。例如,80年代的一元钱可以买到1斤半猪肉,而现在同样数量的猪肉价格少说也得大几十元,相当于那时的一元现在翻了数十倍。依据这样的购买力换算,现在2万块得到的价值,还得再乘以一个大几十的倍数,少说也得在20万元以上。
在今天,20多万元足够购买一辆B级车,这显示出“凤凰牌”自行车的价值与现在的四轮私家车并无二致。怪不得它曾成为当时婚姻中的三大件之一。从“凤凰牌”自行车的风靡全国,到如今街头巷尾的私家车,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也彰显了国家实力的日益壮大。
发布于:天津市网眼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